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新聞稿103.11.24
入學考試項目-高中英聽測驗亡羊補牢
本會呼籲教育部、招聯會、大考中心盡快採取補救措施
104學年開始,大學首度可採計高中英聽測驗成績做為入學門檻, 因此今年報考人數比去年大增,創歷年最高紀錄,共12萬8576 人報考。日前公布成績,結果不令人意外, 顯示學生英聽程度的城鄉差距仍在,教育部長官亦認為「 這是不理想的狀況」,並宣稱將「 透過改善偏鄉教學資源及英聽設備,縮短城鄉差距。」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以下簡稱本會)於101年3月、 11月皆曾發布新聞稿,早就預言此一問題且提出解決配套, 同時也建議教育部能重視解決,兩年來檢視相關情況, 除解決英聽第一大題容易舞弊及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免繳及減免報 名費外,其他問題至今仍未改善:
1. 明明城鄉差距存在,但卻越來越多大學校系採計,甚至做為門檻:以 本次為例,北區有近兩成考生拿A,但東區不到一成、離島更只有5 %,東區和離島超過半數考生的英聽程度僅達C級和F級(未通過) ,但104學年度卻約有一成大學校系採計,請注意, 這些校系將英聽做為門檻,也就是未達標準者,連報名資格都沒有, 這將加重偏鄉及離島地區的被剝奪感。
2. 播放品質不良問題層出不窮:本次再次發生中部某考場播放品質出問 題,已有上百位學生試後填寫申訴書抗議。
3. 學生無法取得考試答案及作答情形:12萬多學生花了時間與金錢參 與的大型考試,考後竟然連題目、 答案以及自己的作答情況都無法知曉, 大考中心以題庫尚未建立完成、題數有限來敷衍,令人不服。 且已建立之題庫保密工作若有疏漏,也將造成極大不公。
4. 英聽測驗仍未能與學測等入學考試同一天辦理,12萬學生為了40 分鐘的考試必須奔波勞頓:花費的社會成本可觀, 且增加弱勢學生負擔。
基於維護學生受教權及社會公平正義,與提升英文學習成效, 本會再次呼籲:
1. 呼籲教育部及招聯會取消今年英聽門檻,設為門檻的校系改納為「 參採」,因為「英聽」做門檻,根本不合理;或者, 至少讓今年已列為檢定的各校系,有機會再做一次修訂。
2. 城鄉落差在國小、國中階段就已形成,教育部需從國小、 國中階段就投入足夠資源,來改善偏鄉的英語教學師資與學習環境, 高中再處理,已來不及弭平落差(高中2年半無法弭平10年落差, 都會區幼稚園就已雙語或全美語)。
3. 任何教育變革若不落實於課堂內,都將成為泡影, 請教育部正視學校英文教師多年來所提需求:
(1) 小班分組教學:依學生程度分組,進行小班教學, 學生才能有實際開口練習的機會,初期可於偏鄉優先補助。
(2) 師資方面:加速公立學校可聘外師兼課,在偏鄉地區尤應優先。
(3) 設備方面:公私立各校設備齊一,偏鄉亦應優先補助建置。
(4) 課程方面:落實英文選修科目「英語會話」、「英語聽講」教學。
(5) 教材方面:英文選修科目「英語會話」、「英語聽講」教材, 目前出版狀況及學校使用狀況並不理想,教育部應了解解決。
4. 研議英聽合併於學測、指考辦理:英聽實際考試時間僅有40分鐘, 各高中職亦多於段考時之英文考科實施,同理, 若放入學測或指考一併實施理應不難,但所節省之社會資源可觀, 對學生準備升學考試影響最小。
5. 大考中心應該:
(1) 盡速建置英聽完整題庫:比照台灣區其他各項入學考試, 考後公布題目、答案與提供考生個人作答情形,更能取信大眾, 避免不公。
(2) 加強監試人員應變能力:播音效果若出現爭議, 現場監試人員若能正確應變處理,能將影響減到最小。
6. 請各大學:
(1) 參考台大、交大不設門檻,改為參酌,或設為畢業門檻:英聽測驗成 績明顯的城鄉差距, 今年原就不採記為入學門檻的台大和交大都認為「不意外」, 明年也將持續「不採計」; 同時也有其他頂尖大學表示會再討論明年是否採計。 不採計英聽當門檻的大學,就是考量城鄉差距問題, 若偏鄉及弱勢學生學生因為英聽競爭力不足被卡在門外, 將非常不公平。此外,今年多所大學也已注意到,若設英聽門檻, 亦有可能導致招生困難,請大學三思。
(2) 多元採計英聽測驗:目前英文能力檢定已有托福、全民英檢、 多益等不同管道,大學應多元採計,且做為加分項目即可; 若做為門檻,將是對弱勢而優秀的學生直接封殺。
(3) 提供一定比例的外加名額給弱勢學子(含不用採計英聽成績):協助 弱勢而有潛力之學子入學。
此外,高中職學校教師應於平日訓練時教導考生: 在初期考場學校播音設備不穩定的情況下,考生若有聽不清楚, 應依簡章規定「於全部試題播放完畢後, 當場申請重播受干擾之試題」以求自保,或於7日內,提送申訴書, 以免權益受損。
聲援團體: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國教行動聯盟、 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新北市家長聯盟
採訪聯繫人: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 白宏彬 0917 500451
花蓮女中教師 洪龍秋 0928 992950
聯絡電話:02-22626097 傳真:02-22626097
E-mail: henrybaibai@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